8強 京都 會飛的蝦子 raindog 冠軍賽
國外一條蟲的黃平洋黃平洋從1982年,以成棒第一年新人,入選台灣隊。可是始終是國內一條龍,國外一條蟲。這幾年,印象最深的怯場比賽,就是兩度出戰美國當先發投手。1982世界盃,先發投美國幫郭泰源擋幾局。第一人,三振。第二三棒都是長打掉分,郭泰源馬上就被拉上來投。1984世界盃,給黃平洋先發,涂鴻欽待命。第一人,三振。接下來就是長打、長打、保送、野手失誤,涂鴻欽馬上就被拉上來投,但是被夯全壘打。第一場比賽,先發投三人便承擔敗投,第二場比賽,先發投五人便承擔敗投,是林北印象中最短命的先發敗投紀錄;這都是信心不夠的結果。其他中繼的例子,都是慘不忍睹1982世界盃對加拿大,把球投到本壘後方計分板。1983洲際杯對荷蘭,後援一局掉6分,把失分湊到20分。1983亞洲杯,對菲律賓,兩局被打五支安打,迫使郭泰源出來投菲律賓。1985亞洲杯對中國,被打全壘打,被吳祥木罵。這些都是備戰心理不夠。但是有個代表作1983洲際杯最後一場對荷蘭,沒有投手可用,黃平洋被硬推上去。結果表現可圈可點,與荷蘭拉鋸,第四局由莊勝雄(前一天投完古巴)上來救援勝。還有就是1984年哈連杯,當年由曾紀恩領軍,接替徐生明,封鎖荷蘭,雖然輸球,但是比數是2:3,還算能壓住陣腳。這說明什麼?戰場要給他,而且信任他。就是要把他當作王牌!對於所謂的怯場,林北的想法是:控球和配球問題,絕非怯場。其實每個球員一開始上場,都不知道該怎麼安置自己的四肢,只會去做基本的動作;久了之後,知道去適應場上的氣氛,調整自己的氣,掌握自己的節奏,甚至跟對手玩球。在1986年春天,黃平洋上中廣羅恆強的體育天地節目,說:「很多人都說我會怯場,其實不是的,是因為我以前的「氣」沒有調好。今年我的「氣」調好了,所以…」羅恆強:「那就等著看今年的黃平洋。」1986年,黃平洋在國手選拔賽中,因為過去的國手紀錄太差,被選到光華隊。但是黃平洋在荷蘭港口杯大放異彩,選為最佳投手,臨時被拉進台灣隊,打荷蘭世界盃,換下球速太慢且美國移地訓練表現不佳的江仲豪。來分析1986蛻變的黃平洋,當年他已經畢業,進入陸光隊。黃平洋在大學時,誘惑太多,經常逛舞廳,無法沉下來練球。到了陸光,除了打球還是打球,有了安穩的環境,把控球練了起來。陸光隊環境單純,名將眾多,造就了很多棒球國手。就黃平洋的特質而言。黃平洋球速快,到國外,還得要有控球。當年黃平洋變化球種太多,繁而不精,可是比賽時,頂多只會用到兩三種。1986年的黃平洋,方能好好掌握球路,且能夠隨心所欲的把球投到要的位置。以前的黃平洋,在投手板上,就是想太多,所以會大起大落。到了1987一整年,台灣王牌已經換成黃平洋,而非涂鴻欽。直到黃平洋去日本通運被操到受傷為止,也因為黃平洋被日本搞爛,台灣的1988奧運金牌也這樣被搞掉。黃平洋在台灣隊,最喜歡給涂忠男配球,有好的捕手,投手只要專心投就可以了。黃平洋從高三開始嶄露頭角,當年宣銅烈的韓國青棒明星隊出訪台灣,第一場對榮工,投手不是耳熟能詳的剛主惠、牛復興,而是初試啼聲的黃平洋。但說起黃平洋的心靈教練,林北覺得莫過於曾紀恩。1981年入選台灣青棒隊,當年總教練曾紀恩愛玩投手車輪戰,但是到勝部冠軍戰對美北,偏偏留給黃平洋完投完封,一炮而紅。1984哈連杯,曾紀恩委以重任。1985年國際邀請賽,曾紀恩又把王牌重任給了黃平洋,當年還扶起劉志昇這種投手。1986世界盃,正式把黃平洋扶起來成為台灣隊王牌。而黃平洋最怕的總教練,莫過於彭帥。因為只要他代表輔大投文化,都是被巴假的。黃平洋很可惜沒被彭帥帶到(大專明星隊、台灣國家隊),否則早就被彭帥捧紅了。我們常常聽過國家教練說,某某投手經驗不夠,某某投手會怯場,但是別國的怎麼沒有這種問題?如果每個總教練都有彭帥和曾紀恩的氣魄:「選你,就是要用你,我就把你捧紅。」那麼牛棚焉有弱兵?黃平洋的經驗,可以寫成一本投手教科書。好的投手,必須要有好的心靈導師啟發。MLB有些隊伍,不只找教練調整技術,有些也會找退休明星球員來作心理輔導,就像林北輔導清華OB的眾王牌一樣。可惜黃平洋現在去賣便當。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