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都 麵西施 熱浪島 8強 衝浪
如何看天打球台灣最紅的一本暢銷書,莫過於農民曆。拿到農民曆,看假的呀?我們一般都會看那天適合做什麼,這是對自己充滿了不信任,這是看天。然而農民曆能夠操之在己的,就是節氣,這是最古老的天氣預報。農民曆有24節氣,這24節氣是根據陽曆而來。。每逢節氣變換的時候,將會變天。一般來講,前後三天。而前後五天,是比較保守的。所以要舉辦活動,可以根據節氣,在節氣變換的前後五天,不排活動。 根據後面的節氣記載,有幾個節氣要特別注意大寒:那天一定有最強烈的寒流。小寒:那天一定有寒流。驚蟄:那天一定會響春雷,可能會有小雨。清明:清明時節雨紛紛。 實例:為何梅竹賽經常寒冷多雨?因為每年三月第一週開打,經常碰到驚蟄。所以棒球開幕賽,經常延賽成為閉幕賽,甚至於還有停辦棒球賽的紀錄。實例:為何早期國際棒球邀請賽經常碰到下雨?早期國際棒球邀請賽在11月底到12月初比賽,正好夾在小雪和大雪中間。所以經常是一開打時天氣不錯,可是閉幕時下雨不斷。像是當年呂明賜師兄狂幹三隻全壘打擊敗日本,就是在寒雨中進行的比賽。實例:水果聯盟為何在大寒這一天開打?因為從水果聯盟11月起休兵,到1月實在憋不住了,忍不住要開打;殊不知死之將至。因為小寒開始冷,大寒最冷;但是這也說明水果聯盟愛打球的精神,台灣一年四季都有水果,讓我們向水果聯盟一群老球棍致敬! 以下根據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二十四節氣:地球繞行太陽一周就是一年,隨著春夏秋冬四季氣候的周期性變化, 先民將冬至到次年冬至整個回歸年時間平分成十二等分,每個分點稱為「中氣」, 再將中氣間長均分為二,其分點叫作「節氣」。這十二中氣和十二節氣的統稱為「二十四節氣」。 我國在農業社會時期的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等日常起居作息生活,都與二十四節息息相關。 由於歷代領域大都在黃河流域,節氣名稱因此依該地區氣候變換和耕耘、播種等農事來命名。 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《淮南子˙天文訓》,二十四節氣按它們的含義可分成四類: 表示寒暑變遷的有:立春、春分;立夏、夏至;立秋、秋分;立冬、冬至。 象徵氣溫變化的有:小暑、大暑、處暑、小寒、大寒。 反應降雨量的有:雨水、穀雨、白露、寒露、霜降、小雪、大雪。 標示農事活動的有:驚蟄、清明、小滿、芒種。(小心也會下雨) 小寒 1 月 6 日 一整年中最寒冷的時段開始。 大寒 1 月 21 日 最寒冷的時段。 立春 2 月 6 日 冬天即將結束,春季來臨了。大地呈現綠意盎然、春光明媚的景象。 雨水 2 月 21 日 天氣逐漸暖和,雨水開始增多了。農夫開始下田忙於播種耕作。 驚蟄 3 月 6 日 春雷驚醒了冬眠中的蟲類和蟄伏的動物。大地充滿生氣、鳥語花香。 春分 3 月 21 日 這一天晝夜均分,正是春季的中期。傳說當日若雨秋季有豐收。 清明 4 月 6 日 春暖花開、大地氣清景明、萬物滋生。 穀雨 4 月 21 日 「雨生百穀」之意,春雨豐沛、穀物茁壯生長。此時氣候多變,提醒農民時雨將降,莫誤農事。 立夏 5 月 6 日 夏季開始了。 小滿 5 月 21 日 麥類夏熱作物籽粒豐滿起來了。 芒種 6 月 6 日 麥類有芒了、夏熱作物成熟該收割了,秋作物該趕快下種了。 夏至 6 月 21 日 古稱「日北至」,表是盛夏來臨,白晝漸短、黑夜增長了。 小暑 7 月 8 日 一整年中最炎熱的季節開始。 大暑 7 月 23 日 最炎熱的季節。 立秋 8 月 8 日 秋天開始了。 處暑 8 月 23 日 「處」是「止」的意思。夏季結束了,氣溫開始逐漸下降。 白露 9 月 8 日 天氣已健涼起了,水氣在樹木、花草上結成露珠。 秋分 9 月 23 日 這一天晝夜均分,正是秋季的中期。 寒露 10 月 8 日 天氣更涼了。 霜降 10 月 23 日 開始有霜了。 立冬 11 月 8 日 冬天開始了。 小雪 11 月 23 日 下雪季節開始。 大雪 12 月 8 日 下雪季節。 冬至 12 月 22 日 古稱「日南至」,表是寒冬來臨,白晝漸長、黑夜縮短了。
3